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企業新聞
《安徽省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印發!
2024-08-16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堅持查污溯源、一水一策、綜合施策、標本兼治,通過內源與外源同治、岸線與水體兼顧、治理與修復結合,全面消除現有3621個農村黑臭水體,消除外源污染,提升自凈能力,改善水體水質。
安徽省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結合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實施綜合治理
堅持查污溯源、一水一策、綜合施策、標本兼治,通過內源與外源同治、岸線與水體兼顧、治理與修復結合,全面消除現有3621個農村黑臭水體,消除外源污染,提升自凈能力,改善水體水質。
(一)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因地制宜采取納管、集中或分散處理方式治理,優先選擇資源化利用和生態化處理模式治理。全面排查農村黑臭水體周邊的污水處理設施,著力解決設施閑置、空轉及管網不配套、運行不正常、出水水質不達標等突出問題,杜絕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污水排入水體。(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堅持“愿改則改、能改則改”,提高水體周邊農戶改廁覆蓋率,加強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因地制宜選擇糞污分散處理、集中處理或納入污水管網統一處理等方式,防止糞污進入水體。(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生態環境廳)
(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推廣應用低毒低殘留農藥,采取生態溝渠、植物隔離帶、生態緩沖帶、徑流集蓄池等措施,加強農田退水的攔截凈化。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推動畜禽規模養殖場完善糞污收集、貯存設施,嚴格落實污染防治措施。推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鼓勵糞肥還田。推動建立畜禽糞污收儲運體系,促進縣級和區域糞污處理中心、村莊糞污收集設施有效運轉,加強計劃和臺賬管理,杜絕畜禽糞便及畜禽養殖中的沼液、沼渣、污水等直接排放。推進水產養殖池塘生態化改造,推動養殖尾水治理,促進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循環利用或資源化利用。(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生態環境廳)
(三)治理工業和服務業污水。全面排查涉水排污企業,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園區,督促指導不具備入園條件的企業完善污染防治設施,做好污水收集和處理。依法依規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指導督促農產品加工及汽修、民宿、餐飲、賓館、酒店、農家樂等服務業經營者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杜絕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污水直排外環境。(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配合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
(四)清理內源污染和垃圾。對淤積嚴重或存在翻泥、冒泡現象的黑臭水體,清理淤積底泥,規范處置利用,防止隨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責任單位:省水利廳,配合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全面清除水體周邊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及時清理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定期打撈清理水體垃圾、漂浮物和浮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避免對水體產生污染。(責任單位:省水利廳)
(五)修復水體生態。對水系割裂、流動性差、季節性斷流的河道型水體,實施水系連通,提升水體的流動性和通透性。以現有岸坡為基礎,適當修建生態護坡、種植林木和草本植物,提升河岸抗沖刷能力。對崩岸、塌岸嚴重的河段,采取必要的硬質護岸措施。(責任單位:省水利廳,配合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對自凈能力較弱的坑塘、溝渠,因地制宜改造成人工濕地、氧化塘等,種植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放養魚類、貝類,或設置曝氣增氧、人工浮島等設施設備的方式,提升水體自凈能力。(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配合單位:省水利廳)
二、加強長效管護
堅持管用結合、長治長效,建立完善農村水體日常巡查管護制度,合理利用農村水體資源,做到“當下治”與“長久用”相結合,以常態管理和有效利用鞏固治理成效,防止返黑返臭,實現長治久清。
(一)加強日常管護。探索采取政府補貼、受益者適當付費等方式,建立健全農村小微水體管護長效機制。用好農村公益性崗位,安排專職或兼職人員定期巡查,及時清除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根據季節變化對水生植物、岸帶植物和落葉等進行清理。做好三格式化糞池、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日常管護,及時修復破損設施。對完成治理的較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一般為2000平方米及以上),每半年至少開展1次水質監測。(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配合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將河道類型的農村黑臭水體作為河湖長巡河重點,發現問題及時推動整改。(責任單位:省水利廳)
(二)強化多方監管。督促指導農村新開辦涉水排放企業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水直排外環境。(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加強廢棄農膜、化肥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構建村莊收集、鄉鎮轉運、市縣統一處置的回收處理體系。合理布設農作物秸稈收儲網絡,做好秸稈科學還田、離田利用工作,提升綜合利用水平。(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科學布設生活垃圾收集設施,防止垃圾亂扔亂倒進入水體。(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加強農村建房管理,防止騎河倚堤建房污染水體。(責任單位:省水利廳,配合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
(三)鼓勵以用促治。堅持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引導支持以承包經營等形式合理利用農村閑置水體,根據水體狀況,因地制宜栽植水生經濟作物,放養魚、蝦、蚌、螺等,實現以用促治,推動農村水體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生態環境廳)
(四)發揮群眾作用。各地及時公布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有關信息,通過網站、電話、微信等受理群眾舉報,確保排查情況真實準確。廣泛聽取群眾對治理方案的意見,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鼓勵社會各界出資投勞參與治理。將完成治理的農村黑臭水體通過政府及相關部門網站等向社會公示,接受公眾監督。(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
三、強化組織保障
各地、省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結合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進行部署,建立健全省統籌推進、市督促調度、縣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成立工作專班,承擔具體工作。各地要細化任務措施,抓好工作落實。加強資金統籌,建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資金穩定投入和績效評估機制。依托“鄉村大喇叭”“生態振興之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載體,加強生態環保相關政策法規、治理正面典型宣傳,對群眾反映強烈、返黑返臭嚴重的負面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推動問題整改到位。